援湖北,守重庆!重医各附属医院奋勇战“疫”
祝愿所有战士平安!
一个都不能少!
2020年注定是一个新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年份,来势汹汹的疫情向全国蔓延,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全国各地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站了出来,他们逆行向前、迎难而上,“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或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地区支援抗疫,或驻守一方水土,以血肉之躯铸成抵抗病魔的巍峨长城,保护身后的千万同胞。
集结号响起时,重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春节伊始取消休假,开足马力,全力运行,派出精兵强将驰援湖北、参与组建重庆市抗疫专家团队、守好重庆防疫工作的一线阵地、打造免费在线医疗服务平台……为国家和地区的防疫抗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各大附属医院
义无反顾驰援湖北
这次疫情的阻击战中,高校的附属医院组织精兵强将,全力支援武汉和湖北抗击疫情,全力投入到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成为了抗击疫情的重要生力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大学积极组织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全力支持武汉、支持湖北。截至2月10日,有123所高校的287家附属医院派出了792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
1月26日
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三医院参与组建重庆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其中附属第一医院派出20人,附属第三医院派出4人,他们驻守孝感,支持当地抗疫工作。
2月2日
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大学城医院作为重庆第三批市级医疗队选派19名医护人员援鄂战“疫”。其中附属第二医院派出11人,附属儿童医院派出2人,附属大学城医院派出6人。
2月4日
附属第一医院组建了一支急诊/重症医护人员、检验技师、药师及后勤保障人员共15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携带“方舱医院”赶赴湖北支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月11日
附属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共12人,由副院长吕富荣带队,登上了飞往武汉的航班,前往孝感。
2月13日
附属第一医院派出第四批史上最大规模的援鄂医疗队共计160人,由副院长肖明朝带队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
截止2月13日
重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
向湖北地区派出医务工作者
共计230人!
重医人在抗疫第一线英勇奋战
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和人民!
专家团队身先士卒
守卫重庆
疫情爆发以来,重庆按照“四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四集中”原则(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治疗),抽调了80名专家组成8支市级专家组,下沉到集中救治医院和部分区县定点医院驻点指导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医疗救治,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在重庆市卫健委的统一协调安排下,附一院、附二院、儿童医院、附属永川医院、附三院派出了呼吸、感染、重症、检验等共20名正高级专家加入重庆市抗疫医疗专家组,其中10人担任救治片区的组长或副组长。
专家组参与投身各地巡诊,积极开展专家会诊、病情评估、中西医结合制定诊疗方案、讨论疑难病例,确保确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同时,培训和指导各地区医疗防控工作,帮助重庆市筑起一道防疫的坚强屏障。
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重医附二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导新教授曾在2003年参与抗击SARS工作。春节期间,他连续奋战在一线,与其他专家一起在多地奋战,全身心投入一线抗疫工作。
王导新、胡鹏在巫山县医院会诊重庆第1例新冠患者
“上午到垫江会诊,下午赶往卫健委汇报工作”除夕当天,王导新教授像陀螺一样不停转,忙完手上的工作,转而争分夺秒回到医院发热门诊。初一一早看完病人又到巴南指导救治工作,在巫山县人民医院、在万州三峡中心医院、在各地卫健委……专家们常常一工作就到凌晨。连续10天里,王导新教授的行程涵盖了巫山、万州、长寿、垫江、巴南等地。
2月4日下午,专家组成员、主城片区A组副组长,附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安主任医师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他接到通知去江北区人民医院会诊,还在路上,又接到电话要去九龙坡区人民医院会诊,两场会诊完毕后已是晚上九点多了,他开车回到自己驻守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继续值班。
张安与同事一起正在做准备工作
在临床尤其是ICU工作已25年的张安,比常人更加明白时间对患者的重要性。自从作为市级专家参加疫情的救治工作以来,张安一天未休,对他而言,自己每多工作一个小时,就有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的几率:“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早期症状轻微,状若常人,甚至还可以轻松交流,但后期病情突然骤变,来势汹汹,患者很快进入危重状态,因此必须与病毒竞速,才能从死神手里将患者救回!”。
1月29日,重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蒋女士正式出院。她是本市发现确诊病人以来,首个治愈出院的重症患者。万州片区专家组组长、附二院感染专业主任医师胡鹏教授正是蒋女士的主要救治专家,自她20日确诊转入万州三峡中心医院后,胡鹏教授全程跟进蒋女士病情。“前期每天进入重症监护室2次,每次1-2小时”为了减少隔离服的浪费,他每进去一次就尽量多待一阵,还要克服上厕所的困难。数日来,他时刻关注的肺部影像资料,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救治工作方案。29日,该患者终于治愈并顺利出院,胡鹏教授也舒了一口气。
胡鹏在讨论会上介绍患者出院达到标准情况
黔江片区专家组组长、附一院呼吸专业主任医师郭述良教授在黔江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病区验收过程中细之又细、提出了许多专业的改进意见。
1月30日,在集中救治病区接治确诊病例之前,郭述良带领市级专家组7名成员及黔江中心医院行政及医护技团队,一起开始对医院进行全流程检查。从门诊环节、检查流程、确认是否疑似,到最后确诊救治……郭述良一边走,一边站在病人的角度给医院找问题。发热门诊、CT室、病床前、排队等候处、重症救护室……他都一一仔细检查,提出意见,他说,只有把自己当成“病人”走一遍,各个环节都“过关”了,才能放心。
郭述良(右一)与病区护士长进行交流
南川片区专家组副组长、附二院感染病科副主任蔡大川一向慷慨大方,抗疫期间,作为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却突然变得“抠门”起来……
有同事爆料,蔡大川副主任在发热门诊工作时,吃完午饭拿起早上的防护服就穿:“早上没有疑似病例,我这个防护服里面没有污染,酒精喷一喷,可以不换,再穿一哈。要节约防护资源,这次是个持久战,前面浪费了,后面没得就只有赤膊上阵了。”就这样,里面还有一层水雾的防护服又套在了他身上,脱下来已经是晚上十点了。这还没完,下班后的蔡大川又小心翼翼地把防护服脱下,用双层医疗垃圾袋装好放在了污染区:“这件防护服先别扔哈,今天又听说好多医院都在向社会募捐隔离衣,我们的一些设备都可以用环氧乙烷之类的消毒,不晓得这个可不可以,我要去问一问。”
1月21日下午,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教授被抽调担任市级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并兼任涪陵片区定点救治小组长。十余天,他马不停蹄奔赴在多家医院的隔离病房现场指导救治患者、远程会诊救治,指导当地医院集中救治病房建设工作、梳理救治流程等重要任务,同时也参与后备定点医院布局调整建议,及时给上级领导汇报临床抗疫相关工作。
周发春在指导医院抗疫工作
随着抗击疫情工作的深入,急诊重症医学科高年资专家承担了更多的重担,附一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丹教授担任市级救治第七专家小组组长,副主任刘琼教授担任医院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陈雪梅教授担任重庆市涉外接待新冠肺炎专家,ICU米洁副护士长参加市级护理专家组等,一直奔波在抗“疫”第一线。
饭,在路上吃;觉,在路上睡。重医附一院重症专家在隔离病房、在定点集中救治医院等为病人的筛查、诊治尽心尽责,给参加集中救治的医护人员极大的学术指导、技术支持和精神鼓励。
2月5日,附一院远程中心多学科专家联合为湖北孝感中心医院的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实施远程会诊。这是湖北战“疫”以来,重庆市开展的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重症患者远程会诊。
时间就是生命,永川片区专家组组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丹教授与援鄂医疗队队员和孝感中心医院医生建立了联系,及时给予ECMO治疗的远程指导。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条件和技术上难以想象的艰巨困难,对这名重症患者实施了最先进的技术ECMO治疗,这也开创了当地ECMO治疗首例。
专家远程会诊湖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
附一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免费咨询平台于2月1日8时正式上线运行。首日由年逾80高龄的专家吴亚梅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在开设有呼吸内科、感染科、普内科5个虚拟咨询室共完成在线咨询301例,其中点对点咨询(定向选择,医生必答)218例,快速问诊咨询(非定向,选答)83例。首日感染科蔡佳团队完成112例列首位,吴亚梅教授团队完成80例居第二位。2月2日后新增心理卫生咨询等科室,咨询量持续提升,极大了服务了人民群众。 此外,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大学城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也陆续开通了在线诊疗服务,造福百姓。 |
作为大足片区专家组组长,附一院感染科主任黄文祥教授曾经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救治工作。年前他紧急受命赴江西指导抗疫工作,大年初一才从江西赶回重庆,大年初二就奔赴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指导抗疫工作。
春节期间,黄文祥教授与专家组副组长、附二院呼吸科副主任江德鹏教授等专家组成员辗转黔江片区,在他们的努力之下,集中救治的患者情况都较为平稳,有患者在核酸检测中已经呈现了阴性。
黄文祥(右),江德鹏(左)在黔江中心医院
多日来,专家组成员们分别驻扎万州、大足、南川、黔江、涪陵、公卫中心等地,担任片区会诊、救治工作并启动巡诊,自1月20日以来,人人都在连轴转,每天几乎只睡4-5个小时,旨在以一己之力守好重庆。
那些留守重庆战“疫”者的点滴
危难之际,重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各党支部、团委向全院医务人员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忠于职守、积极备战、投身一线,大家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反馈,上千名医生护士志愿报名援鄂抗击疫情,深刻展现了重医人临危不惧、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风采和担当。
附属第一医院
1月22日凌晨,附一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蔡佳接到工作通知,作为首批医护人员进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战场——隔离病房。也是同一天,他在韩国读博的妻子坐上了回重庆的飞机。与妻子一年未见,匆匆相见又匆匆别离,蔡佳没有任何怨言。他说:“我是武汉人,我的家人都在武汉。武汉现在有全国各地的医生守卫,我作为武汉人更要守护好重庆。”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的蔡佳,面对此次疫情他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保卫战。
护士宋甜爽是第四个进入附一院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当她5岁的女儿得知妈妈要走,很长时间见不到妈妈时,一个劲地抱着宋甜爽哭着喊妈妈不要走,最后在大家的安慰下转哭为笑,拿起一面小的五星红旗送给妈妈,希望妈妈早日平安回家。进入隔离病房后,宋甜爽将女儿送的小红旗插在了隔离病房的工作台上。
“报告,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4辆设备车已抵达武汉,人员、车辆平安”!2月5日13点30分,附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驾驶员邓珂发来了平安到达的消息。8名专业驾驶员均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队里的老大哥邓珂还参加过医疗队成立以来包括四川芦山地震等在内的所有救援任务。“我们都是‘老板凳’了,有大事大家都习惯主动冲第一线”,参加过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救援的驾驶员袁何说。
为了节约时间,除了加油和上厕所,驾驶员们一分钟都没有休息,中途仅仅在休息区吃过两次方便面,18个小时后顺利到达武汉。
附属第二医院
1月26日,附属第二医院向全院发布“宽仁抗新冠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征集令,一天内收到400余名医生主动报名。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黄文瀚是附二院主动报名支援发热门诊的第一个志愿者医生。“当时我正在家休假,看到了工作群里发布的通知,想到科室女医生居多,作为男医生应挺身而出,就赶紧报了名。”黄文瀚说。本以为家人会反对,结果母亲听说此事后,对儿子的这一举动表示鼓励和支持。报名的当天下午,黄文瀚便返回医院,并于27日作为第一名志愿者医生开始在发热门诊开展工作。
虽然有过看门诊的经验,但这次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防护服穿戴后眼罩严重起雾,影响到电脑系统操作;口罩长时间佩戴,导致耳廓牵拉疼痛;为了节约防护服,7个小时无法饮水、排便。身体上的困难是小事,患者对发热原因的担忧才是大事,尽管艰难,他都咬牙坚持。“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黄文瀚充满信心地说。
毛锦宁是附二院心内科一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平时主要负责心内科CCU病房患者的管理,她被医院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挑选为第二个支援发热门诊的志愿者医生。
“初来重庆,第一次在这里过年,结果就度过了最忙碌的一个春节”毛锦宁笑着说。她的爱人远在国外,家里有2位七十岁的老人,2个调皮的小孩需要照顾,一旦进入发热门诊,就得自我隔离不能再回家,然而毛锦宁没有犹豫,大年初一、初二坚守科室,初三就开始在发热门诊上班。
朱悫是附二院心内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曾被评为“重庆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标兵”,在大年三十接到医院全体人员取消休假随时待命的通知后,朱悫第一时间退掉了旅游机票,返回主城并报名支援医院发热门诊。
朱悫主动报名志愿者支援发热门诊
工作中,护目镜起雾影响医生阅读电脑屏幕是常有的事,朱悫想了很多办法来改善:进诊室前防雾专用搽镜布+防雾喷雾轮替两遍;和病人说话时放慢语速,没病人的时候靠近电暖炉利用升温减少水雾。“个别病人有隐瞒病史和活动轨迹的情况,需要医生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和极大的耐心,先用言语拉近心理距离,最后再追问活动轨迹,让他们克服抵触情绪配合病史的全面采集。”朱悫曾遇到一例高度疑似患者向上一位接诊医生隐瞒湖北返渝病史,后来面对异常的检查结果才坦诚以告。休息时间,她常做的就是在网上进一步搜索新冠病例的个案,重点熟悉胸部CT典型征象,为第二天的夜班作准备……
附属儿童医院
为了抗击疫情,附属儿童医院在1月23日组建了第一批应急隔离病房。重症医学科(PICU)李铨屹和苏锐是这批最早进入隔离病房的两位男护士。
“我们马上要将一名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的疑似患儿转到隔离病房。”凌晨2点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接到医院PICU的电话后,瞬间都紧张忙碌了起来。这是隔离病房第一次接到气管插管患儿。
正在休息的李铨屹护士得知消息后,果断重返工作岗位。由于隔离病房缺乏相关气管插管物资,李铨屹立刻向PICU借用相关物资。PICU冉云霓医生、李铨屹护士第一时间进病房进行操作,大家忙碌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苏锐护士继续顶上。所幸,下午患儿检查结果为阴性。
“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时,三层手套,三层鞋套,加上衣服,内外共有十层,穿脱着实麻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赵瑞秋副主任医师打趣地说,“不过也终于实现我作为感染科医生‘一生必须要穿一次防护服’的愿望了。”
取患者鼻咽试子时的防护需要更加严格,要穿戴负压防护装置。“穿着难受还是其次,最担心的还是因穿着不正确而感染,影响到团队的其它医护人员。”即使条件艰苦,但看着周围医护人员毫无怨言地坚守抗疫岗位,赵瑞秋医生也深受感染和鼓舞,“做为一名儿科医生,我要和团队一起奋战一线,竭尽全力让患儿恢复健康。”
附属永川医院
作为附属永川医院骨关节科的护士长,今年47岁的主管护师陈尚学在得知医院收治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便主动申请作为第一梯队人员进入隔离病房。病情速记、取药配药、送标送检……这些平日里护士们无比熟悉的工作,在隔离病房,总得花上更多的时间,陈尚学说:“穿着防护服,平时5分钟的事情,现在因为要戴2层手套,手上不灵活,至少要花10分钟才能做完。白天梳理工作流程、安排护士轮换、协调备用物资物资、收集病患生活用品需求;夜间一旦有紧急状况出现,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紧急调配护理人员,随时保持“在线”。从早8点到次日早8点,是陈尚学日常的24小时,在她看来,这是自己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情。
侯玫是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得知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第一时间报名请战。侯玫的脸上因为长时间的佩戴口罩和穿戴防护衣留下了几条深深的勒痕,面部的变形也让人心疼。侯玫在业余时间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给病人做治疗护理之外,她也关心病人的心理状态。无论是送药、送饭,还是测量体温,她都要在病人床头站一会儿,和他们聊聊天,拉拉家常,说几句宽慰的话,增强他们的战胜病毒的信心。
附属大学城医院
在附属大学城医院隔离病区,党员吕臻,易兴,陈玲在本该团圆的日子依旧坚守岗位,响应党中央打赢疫情攻坚战的号召,为病人带去了温暖和安慰。医护人员们说:“这个元宵,虽和家人的物理的距离远了,但彼此思念彼此牵挂,心的距离却更近了。”
各科室也全力为此次抗疫工作保驾护航,大学城医院检验科作为此次抗击新型肺炎的一线辅助科室,为规范取得每一份检验结果,不分昼夜的认真工作,从没有一人喊一声累,说一声苦。后勤保障科全科取消休假投入到物资储备工作中,每天现场办公,第一时间为临床提供物资、基建、安保、物业、水电气等服务。
附属第三医院
附三院门诊办主任刘春生是一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军龄的老党员,“职业为先、责任为重,防护为先、规范为重”是她在门诊动员会上对大家讲的话。大年初一,刘春生在上海与家人团聚,当听到集结号后,她搭乘第二天飞机返回重庆开始工作。她把控门诊各项工作运行,穿梭在门诊各岗位部门间,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安抚大家、凝聚力量、紧张有序、张弛有度,全身心地带领同事们奋战在一线。她说:“我是一名党员,有着抗击‘非典’一线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一定要带好这个团队!守土有责,守土担责 ,守土尽责,我责无旁贷”!
精锐尽皆出战,同心共抗疫情
这就是护佑人民、守卫生命的白衣天使
这就是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的重医人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为所有战士们加油!
我们必胜!
资料来源:各附属医院、新华网、重庆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重庆广电等媒体
整理:宗华月 陈妍西 钟志 蔡雨齐
编辑:蔡雨齐
排版:黄泳琪
往期热点
点一下 在看 共克时艰